如果要說拍了照片不P圖,那你一定會覺得這張照片少了點什么,用現在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沒有靈魂的??催^了那么多的P圖濾鏡,單純換個顏色確實少了點意思,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能打造一種夏日奶油風?趕快拿起你的設備跟我一起學吧!
首先我們看看效果:
看完之后,我的第一感覺就是 “so warm and so soft”。一開始這種風格調色的照片還沒有名字,后來有人把這種感覺歸納成“奶油感”,我覺得也很貼切。
這種風格的調色,只要稍微接觸過攝影的人應該都看得出,照片中的“光與影”似乎在被融合,被中和。正式因為沒有了常規照片中的對比度,才讓人感覺到“平和感或平滑感”。
看了就讓人覺得很舒服,我認為這也是攝影吸引人的要點之一。那么打造這樣風格的照片門檻高嗎?其實并不,甚至能說很簡單。針對目前玩攝影的兩類人,我分別給出兩種P圖方法。
電腦端:
我們用單反或微單拍完照片,導入到電腦后,只需要準備Lightroom這個軟件就可以了。
這個軟件好處就是我們能批量處理照片,一鍵同步。
導入照片后,我們主要在“修改照片”里修改一些照片參數。要先說明一點,不建議你的照片全套我的照片參數,知道思路就行。
其實要修改的點不多,關鍵在于提高陰影與黑色 色階、降低高光和對比。對于多數正確曝光的照片不需要增加曝光值,我增加的原因是原片本身偏暗。
在混色器方面,可以看到我幾乎所有顏色都降低了飽和度,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想精準控制畫面中較為突出的顏色飽和值。其實你也不必一個個顏色調整飽和度,可以在“飽和度”選項里直接降低。
做完以上兩步其實大致效果已經出來了。我們還可以在“細節”里,稍微增加一點銳度。如果你的照片本身噪點多,還可以用減少雜色。
就這樣,一張奶油感的照片就出來了。P圖過程還是非常簡單的。做完一張之后我們可以通過軟件自帶的“同步”功能直接應用到一批照片中,這里不再展開。
手機端:
手機端理論上所有智能手機自帶照片編輯功能都可以實現。第三方工具的話,我們用到的是“醒圖”app。
這個app本身就有奶昔質感的濾鏡,個人感覺也不錯,更方便了。
有了濾鏡之后,我們還需要自行調整一些參數。大體上和上面提到的一樣,低對比低飽和,把暗部提起來,把亮部稍稍壓下去,再加點銳化。
這種奶油感的照片,還是十分萬能的。給我一種感覺,像相機里拍視頻時的“log”模式,但又不會像“log”那樣過于灰蒙蒙。
在這種P圖方式的啟發下,我們也可以把它應用于我們日常拍照的欠曝或大逆光的場景。
沉迷動漫機甲不能自拔的我,竟然也嘗試了一下用在動漫作品的照片里,效果竟然也還不錯!
一定程度上,這種P圖方法很好地解決了畫面死黑的問題,一看上去是那么的舒服,看著看著還有一種電影感,特別耐看。對于正午大太陽不好拍照的場景,夏日奶油調色超級好用,學到就是賺到!
當這種風格的9張照片放在一起發圈時,真是太可了有木有。
總結
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P圖風格,注意一句口訣,很容易就可以自己手動P出來——“低飽和低對比,高陰影高黑階”。如果你也喜歡這種奶油風的P圖風格,不妨也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!